2024年12月7日—8日,第十三届广东省创意机器人大赛在广东科学中心成功举办。来自全省的251支队伍同台竞技,各施所长,合力呈现了一场精彩、有趣、有活力的创意机器人盛宴。广州市教育局科研处处长陈颖钊,广东省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梁绮雯,广东省科技馆研究会理事长、广东科学中心副主任周震寰等领导专家出席颁奖仪式,并为获奖师生颁奖。
本届大赛由广东省科技厅指导和支持,广东科学中心和广东省科技馆研究会联合主办,旨在充分发挥广东科学中心大型科普场馆和科普资源优势,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厚植科技创新沃土,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促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协同发展,助力“双减”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本届大赛被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确定为“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省性竞赛活动”。大赛分为预赛和省赛两部分,省赛又分为线上评审、线下角逐两个环节。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得到各地市(区)高度重视和广大师生热烈响应。15个地市(区)举办预赛,共吸引了674所学校2356支队伍5725名师生踊跃参赛,举办预赛的地市(区)数量和参赛队伍数量均创历年新高。经选拔推荐,335所学校513支队伍2759名师生晋级省赛,251支队伍脱颖而出进入线下角逐。经激烈角逐,大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53项,二等奖79项,三等奖119项,优胜奖231项,港澳特别奖2项,园丁奖215项和优秀组织奖31项。
本届大赛以“巡检机器人”为主题,在机器人编程环节,创新性地运用大模型驱动的智能编程助手。巡检主题结合智能编程助手,极大地降低了编程难度,使中小学生能够轻松上手复杂的巡检机器人编程任务。学生们不仅能高效地完成机器人的功能开发与调试,也直观领略到 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在实际编程应用中的强大魅力,还引发青少年深入思考,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更好地利用先进技术提升自身能力,以及如何在未来与智能技术和谐共生、协同发展,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海洋精灵救助号巡检机器人”“太空垃圾巡检机器人”“医养护一体化养老院智能巡检机器人”……在大赛平台上,选手们凭借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海洋精灵救助号巡检机器人”以海洋生物救援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己任,利用音频检测技术赋能生物探测,在技术与创新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让科技更有温度;“太空垃圾巡检机器人”作品提出新想法,机器人智能巡检太空轨道,并采用激光销毁太空垃圾,更好地保障卫星和空间站的正常运行,保卫宇航员和地球安全。
广东省科技馆研究会理事长、广东科学中心副主任周震寰出席颁奖仪式并致辞。他指出,本届大赛精彩纷呈、亮点突出:一是目标明确、主题突出。大赛聚焦科技前沿和热点话题,把开展竞赛活动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着眼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主题,围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乡村振兴和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来开展。二是规模庞大、再创新高。5725名师生参加预赛,2759名师生参加省赛,1000多名师生进入线下角逐,越来越多的粤东粤西粤北欠发达地区参与。三是省市联动、协同推进。本次大赛得到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一致坚持目标导向、效益导向和高位推动、协同发力,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覆盖的人群范围创历年新高。
广东省创意机器人大赛创办于2012年,历经十三年发展,惠及全省21个地市乃至省外境外13500多间(次)学校逾70万师生,其中惠及粤东粤西粤北欠发达地区约14万人次,大赛影响大、范围广、创新强,已成为全省性重大科普品牌活动和“广东省‘馆校结合’科普育人工程”示范项目。
第十三届广东省创意机器人虽已落下帷幕,但创新圆梦的脚步永不停歇。下一步,大赛主办方将继续创新办赛模式和赛制,以更多优质科普教育资源服务全省师生,致力于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科普教育文化交流,培养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推进我省科技创新强省和科普强省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一等奖颁奖现场
二等奖、组织奖、园丁奖颁奖现场
广东省科技馆研究会理事长、广东科学中心副主任周震寰致辞
线下角逐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