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至31日,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广东科学中心、广州科普联盟承办的2025年广州地区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在广东科学中心圆满举办。来自全市的29支代表队的122名成人组选手和42名中小学生组选手通过多媒体展现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创新炫酷的舞台表达,将深奥的科普知识具象化、先进的科技成果生活化、本土的科学故事趣味化,为公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科普之旅。广州市科学技术局科技局引进智力管理处(科技人才处)处长洪雪妍、一级调研员袁耀飞,广州市教育局科研处四级调研员邱国俊,广东科学中心副主任、广东省科技馆研究会理事长周震寰出席活动。
本届大赛以“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选手们聚焦新型材料、基因编辑、人工智能、无人机、深海通信、具身智能等前沿科技主题,将孕育发展机遇和塑造经济新动能的产业技术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科普内容,把广州在未来产业发展中的成果向公众娓娓道来,为公众擘画了全新的未来生活。除了高新科技,“科学守护舌尖安全”“中老年运动为何首选游泳”等备受老年人关注的健康主题内容,“九天揽月新座驾”“地心钥匙—梦想号”等备受中小学生喜爱的航空深海等主题内容以及备受Z世代喜欢的“空中出租车”、数字孪生等主题内容也一次次点燃了现场听众的热情。
经过激烈角逐,来自花都区代表队的张晋伟等5位选手荣获大赛中小学生组一等奖,来自番禺代表队的蒋川等10位选手荣获大赛成人组一等奖,并荣获“科普使者”称号。大赛还评选出二等奖30名,三等奖45名,最佳人气奖、最佳形象奖、最佳创意奖、最佳互动奖和最佳口才奖各1名。 本届大赛采用了“线下比赛”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让公众在线上也可尽享这场科普盛宴,截至7月31日17时,南方+、羊城派等15个网络直播平台累计观看人数近130万人次。
“广州地区科普讲解大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成熟,参与的主体也是越来越多元,是‘全民科普’新生态的生动写照。而且今年很多选手都聚焦前沿科技成果尤其是广州本地的一些科技成果进行讲解,是实现优秀科技成果科普化的生动实践,也能很好地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成人组大赛评委,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四级职员、正高级工程师彭万峰表示。同时,中小学生组评委、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理事长、高级工程师黄善辉也表示,从几岁的小学生到即将迈入大学的高中生都参与到了这场科普赛事中来,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提升的不仅是表达能力和科普能力,更深层次的提升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探索能力、创新精神和贯穿其中的科学家精神,创新的种子一旦在这些孩子心中埋下,未来我们将收获的会是更多的优秀创新人才。
近年来,广州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工作,广州地区科普讲解大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广州这座“科普之城”的特色品牌活动。科普讲解作品是连接科技创新前沿与公众认知的高效转化器,大赛不仅是广州培养科普人才的重要平台,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抓手,更为广州科技创新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广州强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功能的体现,也为广州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强市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小学生组选手风采
成人组选手风采

中小学生组评委,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理事长、高级工程师黄善辉现场点评
成人组大赛评委,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四级职员、正高级工程师彭万峰点评
大赛合影